暑假期间,府谷县农业大楼二楼昆虫检测实验室内,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植保技术骨干张晶晶正在将各种昆虫制作成标本,并根据昆虫所属的目、科、属、种分类摆放:榆绿天蛾、桃六点天蛾、柳裳夜蛾、地老虎、舞毒蛾、红缘灯蛾、大斑豹纹尺蛾、白线青尺蛾、玄裳眼蝶、菜粉蝶、蓝灰蝶......旁边一个小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观察学习怎样插针、整肢、展翅......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
府谷县农技中心利用学生假期,以昆虫检测实验室为载体,让科普融入传统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走出第一课堂,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昆虫的形态和特点,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一起尝试各种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保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制作昆虫标本,从最初的昆虫分类,不同昆虫插针位置,到将昆虫固定在展翅板上,每一个步骤都仔细示范,并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专注的神情和兴奋的小脸,让人倍感欣慰。在制作过程中,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收获知识和乐趣,认识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昆虫标本制作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府谷县农技中心每年4月到10月收集灯下诱虫,并结合田间调查捕捉灯下不常见昆虫,丰富该县昆虫标本,留存资料。多年间,已制作了八千多个标本,含九百多种昆虫的种类。其中为府谷县自然资源博物馆选送90盒标本供展览,让更多民众开拓眼界,打破固有的思维,让其了解到“原来昆虫可以有这么美!”
通过制作昆虫标本和科普传授,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昆虫的美丽和多样性。同时,为民众提供了一个接触和了解昆虫的机会,对大人和孩子都是一次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