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盛夏,上林县巷贤镇高贤社区仓帽庄的黑皮冬瓜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田间一片繁忙景象,种植大户覃士盛正带领工人采收黑皮冬瓜,颗颗硕大饱满的冬瓜被整齐装车,即将发往北方市场。
有着8年种植经验的覃士盛今年流转30亩土地,采用科学种植与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亩产约9000公斤的喜人产量。尽管上半年遭遇干旱天气,他通过精心管理,确保冬瓜如期成熟。“从6月10日开始采收,每天能装30多吨,采收期持续到6月底,北方客商直接到地头采购。”覃士盛介绍道。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该种植基地形成“流转土地+固定就业+临时用工”的产业模式。覃士盛介绍,他流转农民土地,农户每亩每年获800元租金,基地固定用工8名村民日均收入100元,忙时实现天天就业。
除了固定工人,覃士盛还雇佣了不少临时工。村民杨姐就是其中一位,她和其他临时工一样,按计件收费。“我们都是临时过来干活,按计件收费,装一车每人得150元,有时装一车,有时能装两车。扛瓜虽累,却能补贴家用。”杨姐笑着说。
近年来,巷贤镇依托土地资源优势,构建多元化特色产业体系,除黑皮冬瓜外,还培育了香蕉、小辣椒、火龙果、葡萄等经济作物。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推广科学管理,这些产业正成为带动村民持续增收的“绿色引擎”,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