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是当前我国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核心举措,旨在通过承诺达标合格证衔接农业生产与市场流通,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
7月1日,柳城县农业农村局、柳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柳城县重点问题食用农产品联合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在柳城县推行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的通告”,针对违法使用禁限(停)用药物,常规药物残留超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问题,聚焦重点问题品种,以风险防范为核心,以协同监管为重点,以提高限量意识为根本,构建“部门协调、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力争用1年时间,常规药物残留超标问题得到有效管控,违法使用禁限(停)用药物,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使用得到有效规范,重点问题食用农产品合格率明显提升。
7月8日,“柳城县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工作部署会”在县市场监管局5楼会议室召开,各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乡镇市场监管所等多部门的50多位同志参加会议。会议要求:一是设置联合服务岗亭,由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属地政府及属地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部门、市场开办方各安排1位同志驻点值守,在12个乡镇农贸市场(即鸟仔岭农贸市场,智慧农贸市场,凤山农贸市场,六塘农贸市场,马山农贸市场,龙头农贸市场,东泉农贸市场,沙埔农贸市场,冲脉农贸市场,寨隆农贸市场,太平农贸市场,龙美农贸市场)共同做好重点问题农产品整治、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开具、查验等工作。二是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分别对如何收取、开具、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进行了工作部署,对工作开展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和事项进行了现场解答。
此外,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核心是通过承诺达标合格证作为载体,压实生产者主体责任,实现“源头可控,流向可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合格证制度法定化,不开具、虚假开具等将面临行政处罚。
“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正从试点走向纵深,其成功依赖于跨部门协同的刚性约束与柔性服务,未来会进一步打通小农户的覆盖瓶颈,并通过消费端对“带证产品”的认可,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机制,最终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