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乡村动态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正文

小禾才露尖尖角

日期:2025-09-17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惊蛰时节的厦门,细雨如丝,田野间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预示着春耕时节的到来。5日,记者走进厦门的田间地头,见证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春耕“交响曲”。在这里,旱地育秧的“新变奏”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而机械化育秧的“高效进行曲”则为现代农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共同奏响春耕的乐章。

  【有新意】 先泡后撒再盖土 旱地育秧更节水

  5日上午,同安区褒美村的田野里,叶如林和妻子吕为治正在塑料棚中忙碌。他们脚下,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温润的气息;一旁,一包已经催芽的稻种静静等待着被播撒。

  “先将稻种浸泡、催芽,然后均匀撒播在土壤里,再盖上一层细土就可以了。”叶如林一边操作,一边向记者介绍。今年,他决定采用旱地育秧技术,这种创新的育秧方式为传统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旱地育秧技术,为传统育秧注入了新的活力。不远处,65岁的老农人叶清池正弯着腰,仔细查看前几天播下的稻种。这是他今年第一批播种的稻田,经过几天的精心呵护,嫩绿的秧苗已微微冒尖,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生命的顽强。

  叶清池是褒美村的农技员,他大力推广旱地育秧技术。他说,旱地育秧与传统育秧最大的不同在于,整个过程只需保持土壤湿润,不用积水。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灌溉用水,还让秧苗根系更加发达、苗株更为粗壮。

  “旱地育秧不仅适应了现代节水农业的需求,还保留了传统育秧的精髓,是我们老一辈农人与土地对话的新方式。”他笑着说,眼中满是对土地的深情。

  【很高效】 标准化生产 1小时能制作900个秧盘

  走进同安区的厦门顺仔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合作社负责人张志顺穿梭在机器之间,指挥工人操作育秧设备。

  “机械化育秧不仅效率高,而且质量稳定。”张志顺介绍,从撒土、浇水、撒种到覆土,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1个小时就能完成900个秧盘的制作,可供近50亩(1亩约等于667平方米)稻田使用。

  “机械化育秧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还实现了秧苗的标准化生产,为后续的机械化插秧提供了极大便利。”张志顺说。今年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经接到了2000多亩的水稻秧苗订单,比往年还多。

  “今年的订单供不应求,我们的机械化育秧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张志顺笑着说,语气中满是自豪。

  记者了解到,今年新出台的《厦门市扶持粮食生产若干措施》,为春耕备耕提供了坚实保障,不仅增加了机防(无人机植保)社会化服务补助,还对开展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服务的合作社给予一次性补助。此外,全市还储备了充足的农资,包括优质化肥、农药、水稻种子等,确保春耕生产需求。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sm/202503/t20250307_677623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动态网 xcundt.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