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乡村动态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正文

立体套种实现“一地多赢”——建阳区黄坑镇套种示范基地探索“马铃薯-丝瓜-大豆”种植模式

日期:2025-09-17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丝瓜爬网生长,马铃薯矮株匍匐。时下,正值马铃薯收获期,在建阳区黄坑镇套种示范基地里,一颗颗金黄的马铃薯“破土”而出,抢鲜上市。

  “今年我们套种了150亩,预计亩产值可达2500元。扣去成本,大概每亩会比单独种植丝瓜多挣1000元。”种植户杨龙说,基地采取“上结丝瓜、下收马铃薯”的立体套种模式。去年第一年试种,受病虫害影响,品相和产量并不理想,今年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产量有了很大提升,经现场测量亩产为836.7公斤。

  今年1月,在建阳区农技站站长温良英的指导下,杨龙播种下了马铃薯。由于去年试种的失败,杨龙更加注重田间的管护,其间,常常向区农技站的专家们求教。在大家的精心指导下,示范基地的马铃薯茁壮生长,产量、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

  “这种立体套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增加了农作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平衡。”温良英说,马铃薯生长周期短,1月初播种,4月底即可采收,此时丝瓜藤蔓刚刚顺着绳索攀爬,两者在光照、养分需求上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有效降低了肥料的使用。

  见套种模式可行,今年3月,杨龙又在温良英的指导下播种了大豆种子。“‘马铃薯-丝瓜-大豆’的有效衔接,使得农田一年四季都有作物可以生长。”温良英说,大豆作为一种固氮作物,其根系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为下一轮的农作物种植提供丰富的养分,进一步提高土壤的生态功能,实现农田的全年高效利用。

  据了解,这种种植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的产出效率,也为当地的农户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接下来,建阳区农业农村局还将进一步扩大立体套种模式的推广范围,引进更多适宜套种的农作物品种,丰富当地农户的种植选择,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np/202504/t20250430_690769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动态网 xcundt.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