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水果站、中心:
2021年6月以来,广西各地进入汛期,普降暴雨。为预防暴雨洪涝对水果业的损害和破坏,特制定此措施。
一、做好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性工作
(一)科学布局,实行区域化种植
按照不同区域生态特点,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水果产业向适宜和最适宜产区发展,建设优势产业区(带),严格限制在非适宜区域或非适宜生态条件下盲目发展或扩大水果生产,规避和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的风险;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栽的原则,选择利用最适宜本地生态条件的优良树种、品种、抗性砧木、砧穗组合,杜绝或尽量避免非适宜树种、品种、砧木和砧穗组合的推广应用。
(二)高标准建园,完善果园基础设施
搞好果园规划设计,建立果园生态防护林体系,优化果园生态环境;完善果园水、电、路、渠等配套设施,特别要建设好果园排灌系统。
(三)搞好果园管理,增强果树抗逆能力
通过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提升肥力,控制氮肥、平衡营养、养根壮树,增强树体抗性;采用合理负载、科学限产、平衡生长与结果的综合措施,促进果树营养积累和器官发育;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强力推进生物防治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四)增设防灾减灾设施,提高各类灾害应对能力
通过项目引导、扶持,鼓励有条件的果园架设现代防护系统,为防灾减灾提供设施保障,增强对冰雹、霜冻、大风等极端天气的抵御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建设
重视加强短期、中长期天气预测预报,提高极端灾害性天气预警的超前性、准确性;建立完善各相关部门联动的灾害预警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整合信息资源,完善预警平台,做到科学监测、及时预报、主动预警、有效防范。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推动气象信息、生产技术信息在农村及时、有效传播。
三、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一)及时排水防洪。对地下水位较高或地势低洼的果园,要形成深沟高畦栽培模式,利用果园围沟、中沟和畦沟,做到沟沟相通。对平地果园,要加紧修整和加固排水沟渠,保证完善畅通。对山地果园,要把果园四周的防护沟修通、加深、加固,利用顶部的防护沟作集洪沟,两旁的防护沟作泻洪沟,确保果树安全度汛。做好浅沟开深、深沟清草等工作,以确保沟渠排水通畅,以及时排降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根系受涝缺氧,造成植株受损和病害发生。
(二)及时施肥、护根、诱根。及时用1000公斤水加2公斤硫酸锌、2公斤核酸硫酸镁和2公斤硫酸亚铁淋施根系,诱发新根。同时叶面喷施复合腐殖酸、复合氨基酸等复合型叶面肥,以补充养分,增强光合作用,加快树势恢复。
(三)及时杀菌防病。在根系受损后果树生产势变弱,容易发生病害,特别是荔枝龙眼霜疫霉病和葡萄炭疽病,柑桔重点防治炭疽病、树脂病、黄斑病、溃疡病以及锈壁虱、红蜘蛛等。要及时喷药防治,杀菌药剂可选择保护性与治疗性容的药剂,并能与叶肥相容,以利两者混合使用,节省劳力和时间。
(四)及时保果壮果。针对灾害造成的落果问题,加强保果措施,提高座果率。针对挂果量不足的果园,加强中后期管理,努力增加单果重,提高总产量。
(五)及时修补设施。对洪水冲毁的棚架等田间设施,要及时修复并加固,努力防止后续灾害破坏,同时扶正理顺因棚架倒塌拉扯脱落的果树藤蔓,去除残枝败叶,以保障果树正常生长。对受涝植株应将根颈部扒土晾晒,以利根系尽快恢复功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技术指导站
2021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