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依据:
1.越冬基数较高。据各地冬前越冬基数调查,水稻负泥虫越冬虫量全省平均为2.99头/平方米,分别高于去年和常年113%和28%。
2.田间卵量较高。截至6月20日,共45个县份476个监测点田间监测到水稻负泥虫,平均每穴成虫0.66头、卵量2.62粒,田间卵量分别高于去年和常年101%和16%,阿城、延寿、鸡东、五常等部分县份已见幼虫为害。
3.气象条件利于发生为害。气象预报,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我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总体利于水稻负泥虫发生为害。
各地要继续做好田间虫情调查监测,重点地区及未进行苗床带药下田预防措施和未防治水稻潜叶蝇、稻水象甲等虫害的地块,要全面查田到位,准确掌握田间虫情发生动态,依照防治指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户,采取科学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水稻负泥虫为害。
防治建议:
1.人工防治。在6月下旬水稻负泥虫发生盛期,灌水到只露水稻苗尖,于清晨用笤帚将幼虫扫落于水中,并迅速排水以减少虫量。
2.药剂防治。严格按照防治指标确定应防地块,避免盲目打药。当本田水稻百株幼虫超过30头时,可使用噻虫胺或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及时喷雾防治。
下一篇:我省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