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秭归县植保技术人员在沙镇溪镇长春村百亩水稻种植基地投放生物导弹—毒蜂杀虫卡。
“以虫治虫”技术已在我县柑橘病虫防治上推广应用多年,今年是首次运用于水稻病虫防治。“我们每亩投放5枚卡,悬挂在水稻叶片中下部,每枚卡里含60只赤眼蜂卵,投放到田间会在24小时内羽化,每粒卵可以孵化60-80只赤眼蜂,扩散到田间寻找螟虫卵寄生,达到减少螟虫、增加赤眼蜂数量的目的。”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艺师胡端娥介绍。
当下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时期,也是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高发期。为科学防控病虫害,长春水稻基地集成生态防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在田埂种植香根草等诱集作物,在田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5盏,悬挂黄板10000余张、蛾类诱捕器100余个,投放生物导弹500枚,有效遏制以“两迁”害虫为主的重大病虫害。
下一步,我县将强化技术指导,充分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专业化防治服务,确保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