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乡村动态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乡村服务> 正文

宛城区:“四集中”兜底保障特困群体

日期:2020-05-14 作者: 来源:

  (记者曹国宏通讯员张庆元吴双)在这里吃得饱住得暖,还能洗上热水澡,如今真是住得不想走了!5月7日,一谈起入住的幸福大院,家住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的68岁残疾人贫困户白秀荣高兴得合不拢嘴。随着宛城区全面推进特殊困难群体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越来越多像白秀荣这样的困难群众纳入集中供养范围,生活从此有了根本保障。

  精准排查,让特困群众应养尽养。今年以来,宛城区将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医养结合集中康复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作为脱贫攻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审批、区级备案的申报程序,组织对三类人员中六种情形人员再排查、再澄底。截至目前,全区共排查特殊贫困群体1170人,其中特困供养人员379人、重度残疾人330人、重症慢性病人员126人、失能半失能人员221人、孤儿12人、孤寡老人102人;区、乡规划改造提升兜底机构52家。

  整合资源,幸福大院为幸福买单。今年以来,为了让所有特殊困难群众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该区依托空闲村部、校舍等改扩建的村级幸福大院,针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有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的独居老人和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等实行就近托管,灵活多样,因人施策,确保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掉队。目前该区已经改造提升村级幸福大院37家。

  医养结合,为特困群众保驾护航。该区还通过让设施齐全的医疗养老机构接纳特殊困难群众进行集中供养的方式,来确保特殊贫困群体生活有保障,生活有质量。

  随着该区医养结合模式的全力推进,越来越多的医疗养老机构开始承担起特殊困难群众集中供养工作,通过采取医养结合、购买服务、集中康复等方式,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目前该区已规划改造提升精神病院两家,残疾人康复中心1家,乡镇医养结合康复中心4家。

责任编辑:康巍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动态网 xcundt.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