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乡村动态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乡村舆情> 正文

单产提升工作典型旱地模式⑨——林西县旱地谷子“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模式

日期:2023-11-12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赤峰市林西县谷子种植面积7.69万亩,产量达到0.55亿斤。但降雨不均和多变的气候影响旱作谷子增产,为了提高本地区旱作谷子产量和品质,创新集成推广“全膜覆盖、精简栽培”旱地谷子栽培技术模式。

  

  

  

  

  主要做法:一是遴选抗旱品种和新型地膜。依据本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抗旱、抗逆性强的张杂13品种,并进行播前处理;在地膜选择方面,推广加厚地膜,重点推广厚度大于0.01mm的黑色地膜,幅宽在120cm-130cm之间,采用全覆膜沟播技术,有效收集降雨,提升利用效率。二是播期采用标准化技术种植。播期选择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亩播量0.2kg~0.3kg。采用大小垄种植,大垄宽80cm,小垄宽40cm,穴距16cm,每亩播种0.75万穴~0.8万穴,每穴2株~3株,保苗1.5万株~2.4万株,施肥采用10-25-10配方,亩用量37kg,拔节期追施尿素2kg~5kg。三是开展精准化防控技术。播种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如遇错位、板结时,应及时放苗,弱苗、枯心苗要及时拔除。谷子出苗后,发现粟叶甲危害时,及时用8%丁硫啶虫眯乳油15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用20%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该模式谷子平均亩增产约40公斤,经济收入增加约20%。且能够有效集聚降雨,克服干旱增产制约。

  

  

  

  

  该模式在林西县处于小范围示范阶段,主要示范地区为林西县十二吐乡巴吉沟村,示范面积约6500亩,该模式在相近条件的地区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打印 关闭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nmyw/202311/t20231108_24070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乡村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乡村动态网 xcundt.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