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中午,虽然已是下班时间,但是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会议室里却坐满了人。
“一会儿,县长要跟我们开个视频会,主要是学习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加快城乡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相关内容。”海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慧青走进会议室跟大家说。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担着城乡建设、污水处理、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全省城乡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后要怎么干,是大家迫切想了解的内容。
入座后,大家纷纷拿出笔和本子静静地等待着。
12时35分,电话响了,李慧青赶紧接通。省人大代表、海晏县县长苏东曲拿着政府工作报告出现在视频中。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市宜居性、舒适度不断提升,广大农牧民告别危旧土坯房、住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广大农牧民喝上了干净自来水。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及百乡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明显,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稳步推进……’”没有客套话,苏东曲拿着报告认真地念着。
李慧青一边认真听一边仔细地记在本子上,大家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记者看到,一些重要的内容下面都被苏东曲画上了线。
“这些工作,我们也在逐步推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9年至2020年,海晏县1050户计划实施居住条件改善项目,县级财政支持90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还在推进中,重点实施户用卫生厕所改造、改厨、私搭乱建老旧房屋及残垣断壁拆除、院墙整治等,庭院风貌和巷道整齐美观。”李慧青有些感慨。
海晏县的城乡建设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漫步在海晏县的街头,楼宇错落有致、路网四通八达、绿化连片有序。
这里有海晏县最大的住宅小区——海湖新区。一幢幢住宅楼整齐划一,休闲区、绿化区、物业服务区一目了然。
这里有同海路商业街和“印象海晏”步行街,街道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人头攒动,热闹不凡……
“城镇的污水怎么处理,是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前提。请问县长,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安排呢?”海晏县污水处理厂厂长邹纪东说出了心里的疑问。
“当然有了,报告里是这样说的:2021年要持续推进‘百乡千村’示范工程。新增25个村(场)示范点,支持295个村开展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污水处理……”苏东曲话音未落,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掌声。
其实,海晏县早在2008年就已经建成了日处理量2000吨的污水处理厂,2018年改扩建之后形成了日处理量达到5000吨的目标,做到了城镇污水100%收集和处理。
“虽然我们现在每天处理的居民生活用水是3200吨到3500吨,收集处理全自动,达到了农田灌溉、牲畜饮用的一级标准。但是我们还是要抓住机会,争取项目资金,把我们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得更好,让污水处理厂在改善人居环境,创建生态城市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邹纪东满怀期待地说。
“大家先不要激动,还有更好的消息呢。报告还指出,‘加快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高原美丽示范省建设,抓好5+1试点,制定建设规划和标准,抓好10个美丽城镇建设。继续推进重点县撤县设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环卫、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快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让城市更美丽、生活更美好。’”
“这真是和我们的建设思路不谋而合啊,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方面,我们突出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结合深化改革工作,围绕‘撤县建市’工作,研究制定西海镇、三角城镇两镇合一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县建设,整合土地规划,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抓紧编制各专项规划。同时,积极研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创建文明城镇、卫生城镇工作,采取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内容数字化,实现部件和事件信息快速报送,问题分拨责任主体快速处置。努力把海晏县打造成规划合理、建设有序、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生活美好的高原新城市。”听苏县长念完后,李慧青激动地说。
其实污水处理厂只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在海晏,城镇集中供暖改扩建、城镇亮化(绿化)、停车位配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已经实现“脱胎换骨”,宜居宜游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这么多的好消息,我们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年计划投资889万元,主要实施西海镇、三角城镇重点道路环境整治和重点居民小区、建筑物周边环境整治。同时,落实每年200万元市政基础设施管护资金,通过加强城镇管理维护促进生态修复,进一步优化城镇人居环境,让海晏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强烈。”李慧青话音刚落,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三角城镇海湖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开花在手机上翻看着全省“两会”的相关情况。在她看来,现在的海晏县城一年一个样。“我们社区的卫生越来越干净,居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小区内的绿化亮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即使晚上出去,也亮堂堂的,感觉很安全。”
“一环四横六纵”的城镇主干道路网,“三线合一”地下管网和雨污分离管道,“蜘蛛网式电线”入地……走在海晏县街头,与往日的县城旧貌相比,完全可以用水源清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宜居和美丽现代来描述。
进入新时代,海晏县的城市建设将会有怎样的突破呢?
“按照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原则,确定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两翼集聚、组团式发展’。积极发展西海城区和三角城区,引导两城区集聚和相向发展,两城区之间保留河湖、湿地、牧草地。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以西海城区为主的全县公共服务中心和以三角城区为主的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同时,依托麻皮寺河和哈拉乌苏河,形成串联两个城区的生态、文化纽带。”李慧青的这番话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下一篇:湖北全力推进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